Google

測試網頁

2016/06/28

火花 & 流 讀後感



這幾天看完了獲得芥川賞與直木賞各一本作品,「火花」與「流」,閱讀這類的文學作品,剛開始總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,但翻開書本後前述的煩惱就一掃而空。

「火花」是日本搞笑藝人「又吉直樹」獲得芥川賞的作品,透過一窺日本搞笑藝人界的生活,作者用細膩的文字靜靜地描述著平凡的日常,緩慢且強烈的透過書中兩位漫才師(相聲師)的互動,將自我存在與生存,安靜且無聲的刻畫在字裏行間。彷彿一滴墨水滴入清澈的杯水中,終至完全擴散一般的閱讀體驗,後勁極強。

‘”啊……原來世界上不是只有我這樣的存在書中所描述的一切,都觸動著讀者心理層面對自己與周遭的實際投射。闔上書本後,慢慢可以感受到作者所說的「活著,本身就是件累人的事,希望這本書也能成為對生活感到疲倦時的救贖。」這句話。
文末,對於書中人物的崩壞,讓人感到著實的難過與哀傷,卻不得不承認現實生活中確實有這樣的情境存在。同時讓人從書中的角色脫離,深刻思考真正的自己究竟是如何去被定義,我們是如何認識自己的存在,進而瞭解到唯有自己才是自身的救贖。

多嘗試,多體驗這個世界,過程中你會逐步的發現自己、了解自己,從「誒…這件事我沒有嘗試過與做過,不太敢做」到「啊……原來我也做得到!」這就是一種人生的成長與自我追尋。有時候你需要的是一點點勇氣,有時候你需要的只是關上耳朵,跳出日復一日的生活循環,找尋被淹沒與包裹在各種普世價值下真實的自己,去了解並追尋一個完整的自我的存在。我想,「火花」這本書帶給我的就是這樣的體驗與救贖。

「流」是另一位新銳作家東山彰良的作品,作者也是台灣人,同時也是少數能拿下日本直木賞的台灣作者之一。這本書架構在台灣70年代的大舞台上,裡面描述的事件與場景,是我們這一代、上一代,甚至上上一代所經歷過的時間軸。故事以ㄧ樁命案為開端,貫穿全文,也因為這個事件,逐漸形成了故事中主角的一切。 魚說:「只因為我生活在水中,所以你看不見我的淚。」我們都像是活在水中,流著他人看不見的眼淚,身處時代洪流的人們,看不見彼此的淚,暮然回首之時,已能坦然面對當時的淚痕....


作者透過節奏鮮明的故事內容,加上偶爾勾引出小時所記憶的社會事件,「流」讓我在追尋主線劇情發展的同時,亦能挖掘出屬於個人那個年代的小彩蛋。